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2020年2月1日13时10分,繁忙的急诊科诊室接诊一位25岁女性患者杨某。
“医生,我感冒了,咽喉疼、咳嗽,帮我看看”患者杨某说道。
接诊医师陈阳强问:“有发烧吗?你最近有没有去过外地或接触过从外地回来的人?”
杨某不耐烦的回答:“没去过,一直在家里”。
“近段时间来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早期症状跟普通感冒很相似,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1-14天,一般3-7天,重症的患者预后不良,确诊依靠流行病学史及病原核酸检测,如果有一定要如实跟我们医生说的”,陈医生耐心的向她解释。
这时,患者的情绪紧张、焦虑起来,犹豫了好一会儿说“我1月17日从湖南邵阳回来的”。经了解患者杨某于2020年1月17日有湖南邵阳乘飞机到昆明,1月18日到普洱市玩了一天,1月19日回到景谷县,回来后一直和表妹(张某)同吃同住,表妹2天前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的症状。原来张某两天前因发烧到急诊科就诊,当时张某未如实向接诊医生述说接触史,目前在急诊科留观室输液。这一信息可把接诊医师吓得不轻。
严格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不漏任何一个疑似患者,两名患者有外地旅居史,陈医生立即把该患者情况汇报科主任。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防护,紧急把两名患者转至发热门诊,发热门诊为患者再次进行体温监测,详细进行问诊、体格检查、登统,完善胸部CT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经科主任查看患者,及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排除疑似病例。但基于患者有不明确旅行史,再加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门诊医生给患者开具口服药物,并建议患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其表妹继续输液观察治疗。同时对两位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经后期随访,两位患者均恢复较好。
首诊医师负责制系指首诊医师(第一接诊医师)于门急诊接诊初诊患者时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应当根据患者的主诉及要求对其临床状况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检查,并提出初步诊疗建议或计划。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所有诊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首诊负责制是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之一,是保障病人安全,规范诊疗责任的极其重要的医院医疗核心制度,对于此次疫情防控、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景谷县中医医院急诊科肩负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疫情排查工作,责任重大。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攻坚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科人员齐心协力,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决不麻痹大意、决不丝毫松懈、决不漏诊一个疑似病人。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贡献最大的力量,坚决守住疫情防控“景谷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