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中医·疫情防控】党员就是旗帜,疫情防控我先行—记抗击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名基层共产党员
他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水电工,是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勤勤恳恳,他不辞辛劳,他默默无闻,在做好医院安保、消杀、医废处置等后勤保障工作中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他就是医院总务科负责人——罗恒平同志。
抗疫一线党旗红
1月22日,全院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紧急安排部署会后,成立以党总支书记魏啟明、院长罗宗云两位同志为双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救治专家组、信息联络组、防控消杀组、后勤保障组、宣教组共6个工作组,会后,罗恒平同志为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主动要求成为院内防控消杀、后勤保障组的成员,为疫情防控工作献出一己之力的同时身体力行带头认真做好医院后勤总务各项保障工作。
自接到抗击疫情的命令开始,为了让在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安心投入疫情阻击战中,他与28名同事们一起奋战,抗击疫情,认真履职后勤保障工作。一块告示牌,一根警戒线,一套消杀装……再加上干劲十足的后勤总务团队,就构成了景谷县中医医院防控“新冠”疫情牢不可破的后勤关卡。
设卡体温监测
为了让大家提高政治站位,更好地掌握疫情防控知识,他先后组织科室学习8次。在住院部门卫岗亭设卡,设置专项出入通道口,要求保安人员严防死守,做好联防工作。督促每一位进院人员必须戴口罩,并进行体温监测,发现体温≧37.3°C的人员一律由新型冠状病毒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分诊。积极参与院内地毯式大排查,对预检分诊区、发热门诊、各诊室、各病区、医疗废物收集点暂存间等重点区域进行工作督查。
“我是党员,就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科室人员不足,我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是医院防止交叉感染的重点工作,也是此次疫情防控的关键。为切实做好医疗废物、废水的管理工作,他主动承担起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转运,医疗废水处理,全院重点区域消杀工作任务。配合感控办亲自督促医疗废物的运转流程,污水处理每天经CASS工艺设备处理后,他坚持用消毒灵100g/瓶*5次再消毒,每天对全院重点区域进行消杀。由于物资紧缺,在消杀过程中,为了做好个人防护,他用废的编织袋制作防护品进行自我防护,口罩、帽子进行消毒重复使用,以一己之力为医院节省有限的物资,让一线的医护人员得到更多的医疗防护。
在这非常时期,作为医院后勤总务科的负责人,他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但是他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绝不能退缩,绝不能忘记入党初衷,这是责任,更是义务。在医院党总支的号召下,他义不容辞地签订“承诺书”,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服从医院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力所能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舍小家,为大家
原本打算在春节期间回家看望生病的母亲,接老人回城住院治疗,可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
自疫情爆发以来,他主动放弃休息,带头坚守岗位,放下回家看望老人的念头,一心投入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没想到老人病情加重。在家人几次电话告急下,他不得不向院领导请假,一人驱车100多里路回乡下老家接回母亲。路途中由于牵挂着工作,再加上早晨大雾,险些几次在公路急弯处跑偏,想想都有些后怕。回到家后,他顾不得休息,立刻收拾老人的生活用物,匆匆把老人接到医院。当看到老人检查结果,当医生下发病危通知,那一刻,为人子的他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是愧疚,是自责,亦是心疼年迈的母亲。也许早一天把母亲接到城里,早一点检查,及时得到治疗,母亲的情况或许会更好上一些。为此,他白天奔波在工作岗位上,晚上就陪在母亲的病榻前,给母亲讲讲儿孙趣事,逗逗母亲开心。“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或许我们看到的只是他戏逗母亲的笑脸,而他背后的眼泪和心酸我们无法去感同身受。
关键时刻,哪里有险情,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中国共产党员的身影。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罗恒平同志主动亮明身份,带头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充分发扬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把保障工作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全院干部职工凝聚在鲜红的党旗下,恪尽职守,团结协作。在这些脊梁的支撑下,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了一个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金钟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