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确诊首例急性肺栓塞
2019年12月31日,我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该患者无明显原因晕厥3次前来就诊,诊时无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咯血等症状,既往无特殊病史,接诊医生及时接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考虑颅内或栓塞性疾病,并完善头颅CT、D2聚体等相关检查;考虑到患者病情不稳定,在护士的平车护送下完成检查后回到抢救室,监测时发现血氧饱和度低至83%,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后报告值班医生,因原因不明的血氧饱和度下降,诊断不明确,值班医生当即报告科主任,请示科主任到场指导抢救,科主任听取报告后,“原因不明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头脑中下意识的考虑到肺栓塞的可能性极大,并电话指导立即完善肺部CT增强造影检查。
经肺部CT报告诊断左右肺动脉主干远端、左肺上叶及双肺下叶肺动脉叶、段级分支多发肺栓塞。科主任到场看过患者,结合影像诊断,明确该患者为急性肺栓塞,积极给予了低分子肝素抗凝等综合治疗,因条件有限,立即与普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取得联系,并汇报的病史和治疗方案,将患者第一时间转到普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ICU,经上级医院反馈,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是正确的,经治疗患者目前病情平稳;通过多学科联动,开通绿色通道,快速诊断这一症状不典型的急性肺栓塞病例,并做出相应治疗,为患者抢回最佳治疗时间。
影像资料
我院通过建立规范、快速、立体的急救体系,不断完善急救短板,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中西医结合并重发展的急救团队,为全县急诊、急救患者提供保障。
肺栓塞相关知识小科普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包括肺血栓栓塞(最常见类型)、羊水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等。肺栓塞(PE)具有很高的漏诊率、误诊率(70%-80%)、致残率、死亡率。
肺栓塞(PE)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栓塞面积、发展速度、心肺功能状态、神经体液反应等,可从无症状到休克或猝死!常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率增快、发绀、血压下降、咯血、烦躁不安、惊恐、濒死感、晕厥及休克等。CT肺动脉成像(CTPA)为PE患者的首选检查,肺动脉造影为确诊PE的“金标准”,主要用于介入治疗。血浆D-二聚体主要用于排除PE。
肺栓塞(PE)一般采用常规支持、外周静脉溶栓、抗凝及外科肺动脉血栓清除术等治疗方式,但效果不够理想,死亡率高。随着介入微创技术的发展,经导管介入治疗能使溶栓药物直达血栓处,相比经静脉全身用药有着起效迅速、剂量较小、出血可能性小等优势,同时对于部分病例还可采用经导管抽吸、碎栓等多种方式联合治疗,较大的提高了肺栓塞的治愈率。
急诊科咨询电话:0879—522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