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引进中药结肠透析机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肾脏疾病导致慢性肾衰竭并进入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逐年递增,对如何延缓慢性肾脏病病程进展及改善其生活质量,受到众多患者高度关注和期盼。
近期我院肾病科引进CTJ-A结肠透析机,结肠透析作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后的第3种透析方法,以高效、无创的治疗特点,同时配合我科特制中药进行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较为满意。
慢性肾衰在中医属于“关格”、“水肿”范畴,我院肾病科采用的中药结肠透析液,由大黄、黄连、牡蛎等药物组成,直接作用于结肠,起到通腑降浊解毒的作用。中药大黄具有降低尿素氮、抗凝、降低血粘、免疫调节、改善氨基酸和脂质代谢,抑制肾小球(细膜)细胞的增殖,抑制肾小管高代谢等作用;黄连泻热通便、解毒行瘀、降血脂及抗感染作用;牡蛎有吸附肠道毒素、中和酸性作用,与大黄合用,可使大便溏而不泻,利而不伤正。
一、优点
透析温度适宜:透析温度在37-39℃左右,温度适宜,防止因温度过高烫伤肠粘膜,或温度过低引起肠蠕动加快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插管深度准确:在给患者中药灌肠时,插管深度为20-25cm,插管深度准确、适当,可以明显延长透析液在肠腔的保留时间,药液吸收充分,治疗效果越佳。
二、原理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中药结肠透析通过把中药灌注进结肠腔内建立起有效的透析治疗系统,利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结肠内和肠粘膜上的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在肠腔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透析系统,广泛开发和利用肠粘膜的潜在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提高其对体内有毒溶质的清除率,从而降低体内肌酐、尿素氮、尿酸,配合具有针对性治疗疾病的药物,从而达到不同药物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
三、适应症
早、中、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高尿酸血症,急慢性结肠炎,顽固性便秘,前列腺炎,妇科炎症性疾病,术前肠道准备。
四、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人工肛门患者禁用
2、严重内痔、糜烂性肠梗阻、肛管粘膜炎症、有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
3、结肠术后及因其他疾病所致直肠狭窄的患者慎用或遵医嘱
4、孕妇忌用
五、咨询电话及地址
咨询电话:0879-5225939
地址: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新院址综合楼5楼(江东片区36米大道北侧——大商汇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