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肌梗死溶栓应急演练
为提升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能力,进一步优化救治流程,近日,心血管内科组织开展心肌梗死病人溶栓应急演练,急诊科参与观摩与指导。此次演练模拟从患者发病送医、到确诊以及进行溶栓治疗的全过程,医护团队紧密协作,为守护生命健康筑牢了坚实防线。
演练从模拟一位胸痛难忍的患者被紧急送至医院的场景设置逐步展开,患者刚被送达,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便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胸痛救治流程。护士动作娴熟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医生则同步进行详细的病情询问与初步检查,初步判定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紧接着,心电图检查快速完成,结果显示患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各项指标均符合溶栓指征。见状,医护团队当机立断,即刻启动溶栓应急预案。
在后续的救治过程中,调配溶栓药物、准备急救设备、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等环节紧密衔接、有条不紊。整个溶栓过程中,医护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精准把控每个细节,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冷静的应变能力,顺利完成溶栓操作。
演练结束后,参与演练的医护人员从演练的时间节点、人员到位情况、急救意识、操作规范、沟通交流、物品准备、协调组织以及部门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急诊科负责人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个别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心血管内科表示将认真落实、逐一改进,持续优化救治流程,不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水平。
急性心肌梗发作应该如何自救?
一旦发生心梗,正确而迅速地应对至关重要。
首先,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尽量保持安静。这样做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避免加重病情。同时,千万不要自己硬撑着行动,比如想自己开车去医院,这是极其危险的。
接下来,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描述清楚你的症状,例如胸痛的部位、性质,以及是否有呼吸急促或冷汗等表现。在等待救援时,不要慌张,保持镇定。
如果手头有急救药物,比如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明确自己不对这些药物过敏,可以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服用。硝酸甘油可以帮助扩张血管,缓解胸痛;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要注意,服用硝酸甘油时一定要确保安全,以防止因血压骤降引起的晕厥。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如遇患者突然倒地,判断无呼吸、无意识后,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抓住“黄金4分钟”,抢救越及时,成功率越高。